致辅导员 | 弘扬工匠精神

日期:2017-09-28信息来源:高校辅导员联盟

 

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坚定教书育人理想信念


践行德育为先育人路线·培养思想政治合格人才

 

                                              ——浅谈弘扬工匠精神与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在我国,高校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器。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校大学生有着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这也就对高校、对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等提高道德文化素质;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提高专业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成为思想政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争做思想政治合格的教育者


      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汇集成了工匠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坚韧不拔的品质、追求卓越的恒心、钻研创新的执着。弘扬工匠精神是教育发展贯彻新理念的内在要求。


      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二十四字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对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高度一致。弘扬工匠精神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工匠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展示了劳动者的崇高思想和时代风采,表现了劳动者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导向。教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弘扬工匠精神,以此来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既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要因材施教,更好地发展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


      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应当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教育事业敬畏、执着、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培养出合格的一流学生。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拨正航向好行船,教育者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检出不谢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学分、教风,才能形成良好校风,才能为高校导正办学方向、牢固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中和可靠接班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给学生以导向,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应当矢志不渝地坚定自己的信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精神,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培养自己的师德师风,将工匠精神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二、坚定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培养素质过硬全面人才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性。我们始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史烟飘过,回看历史。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教师之所以要坚持教书育人,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很不容易的。这就要发挥我们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使教书育人工作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作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首先需要有爱心。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其次,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教书育人的攻坚战。


      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应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教育工作要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方向。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完整的、全面的教育,才能保证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出现缺陷。


      三、践行德育为先的育人路线,培养思想政治合格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扎实推进德育工作,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学校通过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使学校德育在课堂中得以渗透,在细节中得以体现,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得以巩固。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德育渗透,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时期的教育,是为社会“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教师有一颗博爱之心,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德育影响。学校应当鼓励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职业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总的来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围绕“人”这个中心,做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必须做到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境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