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公开课:你好,马克思(上)

日期:2018-05-04信息来源:南航徐川

 

第一个问题,马克思是谁?


       很多同学可能看过一本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我认为马克思可能不只有七张面孔。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一千个人眼中应该也有一千个马克思。


       时间关系,我们重点说五个。


       第一张面孔:大胡子。在很多人眼中马克思是一个面目严肃的老爷爷,是一个长须茂盛如雄狮般的形象,挂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教室或者走廊的墙上,旁边是他的好朋友恩格斯,在照片下方还有一句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二张面孔:表情包。说到这张面孔,脑海中浮现出同学们在微信朋友圈PS过的两张照片,第一张很多人应该都见过,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一前一后,恩格斯坐在马克思身后略高的位置,双眉紧锁,表情困惑,旁边配上一句台词:“你在写什么?”一旁的马克思目不斜视、奋笔疾书,旁边的台词是:“管他呢,写了又不是我背”。……还有一张照片,是马克思正气凛然,颇具领袖气派,右臂伸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配字如下:“你们尽管背,考到了算我输!”……


       第三张面孔:富家子。说到这幅面孔,我们先说一下马克思的成长背景。马克思的家庭出身虽然没有爵位是平民,但家境富有。


       马克思的父系有五代是犹太拉比,也就是既有钱又有才的家庭。


       马克思的爷爷是一名律师,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律师,我们知道,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律师行业的收入都很高。


       马克思的姨夫姨妈是商人,他们的家族创立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名字叫飞利浦。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马克思,生活也过得丰富多彩,他在波恩大学的时候曾经一年花掉700塔勒,在当时,一名柏林市议员的年收入为800塔勒。


       第四张面孔:大赢家。如果只是家境殷实,如果只是纨绔子弟,那也未必算得上是人生得意。


       23岁时,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人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25岁时,马克思迎娶了比他大四岁的“魔法公主”“舞会皇后”燕妮,这个美丽的姑娘是男爵和政府枢密官的女儿。


       马克思那时候的工作是自由撰稿人,是《莱茵报》的主笔。


       新婚燕尔、家境殷实,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但是在马克思的面前,我们分明看到了一条平坦的大道,沿着这条平坦的大路,马克思博士同志,按理说不应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而原本应该成为“马克思爵士”、“马克思部长”、“马克思行长”或者是“马克思教授”。


       按照世俗的设想,马克思同志的人生规划应该是,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的生活想想是不是还有点小激动呢?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我们就要看马克思的第五张面孔。


       第五张面孔:落魄人。


       为什么叫“落魄人”?


       因为,马克思没有按照世俗的想法“走上人生巅峰”,而是仿佛预谋已久地轻易抛弃了那些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开始了几十年的颠沛流离、几十年的奔走逃亡、几十年的艰苦斗争。


       等待他的命运是一贫如洗、儿女夭殇,是昔日家产万贯的富家子沦为了求乞者。


       风华绝代的贵族小姐为了生计不得不反复典当祖母的婚戒。


       原本可以享受优渥生活的七个子女中,有四个先后夭折,甚至于连丧葬费都是借来的……


       常识、经验和理性已经完全不能解释马克思的命运,更不能解释马克思仿佛是自讨苦吃的选择。


       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他怎么了?


       这一切的一切,一定有原因。


       也许,我们可以从1835年,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的那篇论文中找到答案,那年他写了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大多数凡人想到的不过是今生今世,眼前苟且,而少年马克思的笔下,分分钟想到的都是生生世世,诗和远方,并且终生不渝。


       正是这位“落魄人”,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的“落魄人生”,不管对他个人还是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光辉灿烂的一生。


       说完五张面孔,用一首歌曲来形容,马克思是谁,萧亚轩有一首歌曲的名字再合适不过,叫《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是么?


       我们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在学马克思。如果不曾真心深入,我们学的只是马克思的表层,不包括他的内里;看到的只是马克思的身体,不包括他的灵魂;读到只是马克思的教条,不包括他的精神。所以,对很多人来说,他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也许,很多人都不会去阅读、也很难理解马克思写下的经典著作。只要穿过“老爷爷”和“表情包”的浅层表象,静下心来体会这位“富家子”,在“大赢家”和“落魄人”两条道路上作出的人生选择,就能理解人们对马克思的崇高赞誉,就能明白为何在全世界,那么多仁人志士,将马克思视为导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旗帜和指引,始终追随。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我国的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有两句话,说到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还有这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无论是宪法还是党章,无论是思想指引还是行动指南,第一个名字都是马克思。


       问题来了。


       一个管理着全世界最大人口、这个星球上最有影响力的执政党,缘何在指导思想的旗帜上第一个写上的是马克思的名字?马克思可是个洋人,为什么我们不首先写某个中国人,以某个中国人的主义为指导?


       要知道,我们泱泱大中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什么不是秦皇汉武,为什么不是唐宗宋祖,为什么不是孔孟老庄?


       为何单单是马克思?为何单单是马克思主义?


        其实,开始的开始,本来不是马克思主义。


       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我们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改头换面地学习基督教,天父天兄。


       结果,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逐步走向失败。


       后来,我们搞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既然技不如人,那就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蒙受奇耻大辱,输了个彻头彻尾,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然后,我们搞戊戌变法,是学习日本,谁打败了我们,我们就拜谁为师傅。


       结果,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只坚持了103天便以六君子的流血事件而告终,学习日本也不成。


       再然后,我们搞辛亥革命,是学习美国,中山先生从美国归来,带来了美利坚政治制度的先进理念,立志共和。


       结果,革命果实被老辣的袁世凯窃取,民国虽然建立,但共和远未达成,学习美国又不成。


       再再然后,我们搞新文化运动,技术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都太表面了, 我们是思想不如人,文化不如人,那就学习法国,学习启蒙运动。


       结果,巴黎和会的分赃消息传来,五四运动爆发,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救亡压倒了启蒙”,学习法国还不成。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各种探索者都在给中国开药方,动手术,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可惜都没有成功。


       最后,才是学习苏俄,我们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宣告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简单说,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这是历史作出的选择,时间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