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生工作从良好的沟通开始

日期:2019-05-29信息来源:高校辅导员在线


      沟通作为辅导员重要的能力之一,这项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着开展学生工作的效率,更影响学生问题的解决与否。而且生活中,我们能体会到,不当的沟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加剧问题,甚至导致出现新问题。


  我有个朋友也在高校做学生工作,有一次他就讲了他的一个经历。他负责的年级有个学生连续几次不上晚自习,于是他就找那学生进行了谈话,可是没谈几分钟两人就有了起了争执,学生不上晚自习的问题不仅没解决,他们之间反而出现了矛盾。这样的一个结果,我想应该是在他们的意料之外,也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类似的事情,有些人应该也经历过,至少见过这样的事例。我们做学生工作,面对的学生形形色色,很多问题都需要靠沟通解决,这就对我们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需要要不断提升、强化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结合积极心理学和心理教练技术一些理念,个人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关于与学生沟通一些建议或者叫思考。



亲和关系的建立先于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很多人习惯于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就实际来讲,在就一些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其实并不宜直截了当。这不是拐弯抹角,无论怎样进入谈话,其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或者调节学生某种不好的状态或是纠正他们错误的认知,那么如何开始,方式也很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沟通的学生,一种是主动型,另一种是被动型。而实际的情况,更多的是后者,也就是学生被动的,他们大部分是不会本着一种领教或请教受的态度或是姿态,更多的是一种抱着听我们说教完、批评完可就能了事的妥协心态,或者是在他们来找我们的途中就已经向好怎样为自己辩解、怎样解释他们行为原因,争取说服我们,让我们相信他们是情有可原的。


  当学生心理存在着这种对抗,不管他们口头上怎样承诺,沟通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说,亲和关系的建立是沟通的先行之举。有了这种亲和种关系,也就有链接,也就解决了“钩”的问题,两个人才能深入交谈,而后才是“通”的问题。这才是真正有效沟通的开始。


  心理治疗大师亚隆说过一句话,你必须做一个让来访者喜欢的人,当来访者喜欢你,这种喜欢就是一种影响力。对我们来说,当与学生建立了亲和关系,这种亲和关系就是影响力,就是沟通的效果。


  常言道:“亲其师,则信其道; 信其道,则循其步。”




那么如何建立亲和关系?

积极倾听

  这是老生常谈的方式,但真的很重要,也很有效。从字面来理解“倾听”,先是一种“倾”,这是一种主动靠近、接近的姿态,而后才是“听”。因此积极倾听,不仅仅在于听,重要的是在于个人的全身心的投入状态。当学生激动的表达他们的情感、想法时,如果我们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我想学生会很失望,后面也就会以他们的方式敷衍我们。


  或者着说,我们只顾自己一个劲讲道理、摆事实,全然不去倾听学生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想法。那样的方式不叫沟通,无论说多久都未必有效果。因此,倾听是十分关键的一个层面。




得到三个“YES”

  沟通之前,先从对方那获得三个“yes”。三个“YES”的获得,是向学生传递着我们明白他们的某一种感受或是处境,这是一种共情的方式,旨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及弱化学生的抵触情绪。得到他们的三个“YES”,当然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此外,问法上也讲究一定技术,诸如:直接问状态、客观性描述、反向问目标。


  比如,有个学生违纪别被班主任叫来找我们,我们就可以问题“你应该是某某班学生吧”、“我想你应该知道我们为什么见面”?比如学生打架了,“我想你们也不想发生肢体冲突?”




正向关注和赞美

  喜欢听好的,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倾向。积极心理学强调正向关注、强调的赞美,也证实了正向关注或者赞美有着奇迹般的力量。每一个学生,其实身上都有闪光点,有值得赞美的一些特质。面对任何一个学生,我们都能通过一些方式发现他们的亮点。


  比如积极构建的方式,(比如我们找一个违纪学生谈话,感觉的到这个学生不愿来,但还是来了,我们就可以说:你可能不愿过来,不过还是来了。这就是应该肯定的);再比如寻找例外的方式(比如这个学生经常旷课,改正了一周后又开始了,那我们就说,你还可以中途两周都没旷课。)


  当学生发现,我们并没有因他们屡屡犯错觉得他们十分差劲,反而感受到我们欣赏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的时候。那么,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就在拉近。当我们通过这种正向关注或是赞美开始与学生的交流,那与学生之间亲和关系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



讲道理不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大部分人应该有这种经历,就是自己苦口婆心的给学生讲一堆道理,发现学生转身后还是老样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是道理讲的不透彻?还是道理讲的不够多?其实都不是,网络有这样一句话:“听了很多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道理谁都会讲,但会不会按照建议作出改变却是另一回事,其关键主要还是在于个人。


  所以有些时候,与学生沟通,其实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弄明白某个道理,也不一定非要向他们讲那么多道理。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一个人掉水里了,我们拿着喇叭在一旁告诉他,你要坚强、要放松、不要惊慌,或者给他们讲自救方法。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他都快淹死了,能安静下来听我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向他递去一个木棍帮他上岸,或者帮他呼救。这才是对他最有意义的帮助。


  一些学生受生活消极事件的刺激、或是挫折,感到痛苦、难受、或者一时冲动有了不当行为,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同事用针头扎我,一种情况是我爆跳起来,大骂对方;另一种情况是,我说好舒服,你再给我来一下。相比较而言,肯定是第一种才是正常的。


  所以说一味的讲道理,想着把道理讲透彻,一些时候不一定用效果。有时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并不多,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陪伴者,听他们说,陪伴着他们,这远比讲道理有作用、有意义。


  相比讲道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问一问自己,我们所说的是否增加了学生的力量感。之前,我在个人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作《也许每一个辅导员都应该有着教练的状态》。对于辅导员来说,一个人要做好至少200名学生的工作,不得不说任务艰巨。如何做好这种工作,仁者见仁智者。在我看来,如果做一个教练式的辅导员,可能有些问题会有我们期待的效果。


  教练的提法最早由英文Coach翻译过来,Coach在英文里也是四轮马车的意思,马车不知道乘客要去哪里?但当乘客可以告诉马车他要去哪里。教练对当事人充满好奇、欣赏当事人,不会纠结于当事人的问题,用心接纳每当事人,而教练式辅导员的状态也就在于此。


  对于同一棵大树,木匠从材质、粗细等外在标准来衡量价值,画家从它的形态、背景等情景来判别价值,植物学家则从它的品种、属性等定义价值。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就是好比是一棵棵树,每一棵书都有其独特性、唯一性,教练式辅导员就是不把自己局限于木匠、画家、或是植物学家的某一角色,不以单一不标准来衡量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好奇、欣赏。当我们以这种开放、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时,很多问题其实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教练式辅导员其实也像出租车司机,学生就像乘客。通常情况,我们的任务是带学生去他们想去的地方或者寻找他们理想的生活,而不是带他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或者我们想要的生活,毕竟每一个人处境以及人生目标都不相同。


  在学生走向他们的目的时,教练式辅导员,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或是帮他们想办法。更多的时候,是告诉到达他们到达目的地的路有几条,并提醒他们那些路是走不通的,那些路有危险。要求不同,选择就有区别。教练式辅导员就是积极地,引导学生从自身资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因此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我成长的力量。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像有人说的,鸡蛋从外打破是美食,从内打破却是生命。


  当学生通过和我们沟通后,对自己充满了期待,对自己越来越欣赏了,充满了力量,这个时候学生也就可能会一步步朝着我们的预期方向改变,那么我们的沟通也就是有效的。所以说,道理是否讲的透彻不是沟通有没有效果的关键。



盯着问题不是沟通的初衷


  教育家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大部分人都知道,讲的是陶行知在和一个打架学生谈话时,对那个学生没有训斥、没有责罚,反而用三颗糖对学生好的方面进行了肯定,从而实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这对我们在和学生沟通方面很有启示。很多时候盯着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效果反而会打折扣。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张纸的话,他们的问题就好比一个窟窿,如果只是盯着那窟窿,那么他们突显出的也只有问题。在我们眼里,他们就是问题。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自觉得去纠正学生的问题,甚至意图通过几次谈话改变学生。当想着去改变学生时,其实是在加剧和学生之间的对抗。


  改变自己是成长,改变他人是战争。学生只能做一些事使自己改变,为他们自己做些安排。我们沟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看到更多自己好的方面,从而做出更多的积极的改变。这个道理,就像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如果觉得衣服上已经很脏,我们也就不在乎是否再脏点;如果觉得只是觉得还不算脏,就会更加注意避免不让衣服再沾污渍。


  工作中,我们面对的学生多,各有各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的或者遇到的问题,就好比是他们前行路上,挡在他们面前的石头,有些石头小,我们可以帮助或者协助他们搬掉。但是,有些却是大石头,那时我们也无能为力。这些时候,我们其实没必要和学生一起在那死磕,可以带着他绕过那个障碍,只要能引导他们前行,那都比盯着问题有意义。有些问题,就像这样一句话说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适当尊重学生拒绝沟通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在某时、某事、里拒绝沟通的权利,不尊重这份权利或者重复没有效果的沟通只会使两个人关系更坏,甚至会使沟通关系破裂。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我们在外面犯了错,回家后心情本来不好,父母还一个劲的追问原因、让我们解释为什么。一般情况,我们会觉得很烦人,有些人可能还会和父母顶撞起来。有些时候,心情不好、或是在气头上,很多人什么都不想说,只是想静一静。


  在学生表现出强烈抗拒沟通的状态时,适时尊重他们拒绝沟通的权利,因为强行的沟通只会使得沟通变得更为艰难。用形象的例子来说,就好比两个人谈恋爱,如果一方不情愿,另一方还在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多数是会加剧对方的厌恶情绪,对方只会想着办法回避。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当学生表现出抗拒沟通情绪时,应适当尊重他们这种拒绝谈话的权利。尊重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为了沟通关系的良性发展,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