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辅导员丨守望:辅导员如何上好思政课?

日期:2019-04-08信息来源:高校辅导员联盟


      习近平总书记18日在京主持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一员,面对国家的信任和嘱托,辅导员该如何担当大任呢?


      解开思维枷锁,注入正义灵魂


      很多辅导员不愿意上思政课或者上不好思政课的原因在于打不开“思维的枷锁”。具体来说,大家普遍认为非思政专业出身的人上不好思政课,还有,思政课就是一大堆枯燥、乏味、繁琐的抽象概念。这两个观念像“茧”一样束缚着辅导员们的手脚,让他们忘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面目。事实上,要想上好思政课,需要的仅仅是一颗“正义”的灵魂,这颗灵魂能带领学生拨开重重迷雾,看清事物的本质;能明辨方向,指点迷津。充满“正义”的老师不蛮干,不盲从,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又有风轻云淡的气质;能看穿历史,看清未来;谈吐间潇洒自如,内心里百姓苍生。


      有人也许认为“正义”难寻,而且很难传递,事实上这又是另外一层“思维枷锁”。“正义”不是标签,不是口号,不是生搬硬套的教科书,它外化于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只要辅导员有一颗关心国家,关怀社会、关爱学生的心,那就足够了。一个能将辅导员作为事业去做的人,势必能够体会学生工作与思政工作“水**融”的奇妙之处:将一件件、一桩桩的工作案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加工,再配上哲学、历史、伦理、道德等“佐料”,最后让思想的精华凝练成文,凝练成句,一定会为学生送去最美味、最营养的“思政饕餮之宴”。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不能用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辅导员想要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思政课堂上,就非得用点儿“窍门”。首先,以“大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欣赏风格、个性特征,用他们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来装裱思政课的内核。最近火遍全网的复旦女教师陈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善于运用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方式来阐述深奥的哲理,不仅如此,她还敢于结合实际打破常规,发表一些更接地气,更为学生所接受的观点。其次,秉承学生事务无“小事”的原则去完善思政课堂。思政课是“言传身教”课,老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首要的模仿对象,因此辅导员想要学生在最大程度上领会思政课的魅力和价值,就要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为他们树立榜样,不仅自己做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老师,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四有”原则,做有为青年。


      当然,辅导员想要上好思政课也不是朝夕之功,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打磨和锤炼,还要与时俱进,紧跟党和时代的步伐。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信心和决心,辅导员一定能做好“思政”这片田野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