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辅导员丨谈谈辅导员工作中应具备的几种“气质”

日期:2019-05-01信息来源:高校辅导员联盟


      这里“气质”一词,并非我们认知的心理学概念。我们常说,“感人心者,莫过乎情”,作为教育工作者,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其实,辅导员工作有时就像一股长时间存在着的气流,气流的方向决定着学生“这颗树”、“这朵云”、“这个灵魂”的发展和走向。气流有平和之态,也有激荡之形,有冷冽之时,亦有温暖之感。所以,个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有温度,更需要养“气”。


      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纯出四种“气”质。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中首先要凝聚一种“正气”,与学生交流、解决一些复杂问题需讲“和气”。就我个人而言,我目前是三个班,140名学生的辅导员,行事作风上还应积攒些“人气”否则一定不好开展。最后,在引导、优化学生思想层面要注重倡导一些“文气”。


      一

      所谓“正气”

      为什么说辅导员工作首先要凝聚一种“正气”呢?简单来说,讲究正气,就是要在班里弘扬光明正大、纯正良好的班风,就是要杜绝歪风邪气。如何才能实现这样一种氛围呢,这离不开三个方面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班团建设和常规工作。


      拿思想政治教育这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说,简要总结了三个要点,首先作为连接学校主管部门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辅导员基本的素质是要有领会上级部门关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精神内涵的能力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给学生下达指令或落实方案,进而有针对性的就自己所带的班因地制宜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这一过程,应当遵循“辅之以情、导之以理”的工作方法。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分繁杂,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将这项工作做扎实。对辅导员来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场持久战。除了战术要精妙,所涉及的面还要广。所以,这项工作还应具备“嗅觉敏感,无孔不入”的本领,凡是对学生的思想有启发意义的内容,都可以摆到面上与学生聊一聊谈一谈,至于摆到哪个面,要看问题的大与小,充分发挥网络媒介这一舆论阵地,有时事半功倍,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政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的自育效应。


      除此之外,想要在班里凝聚“正气”,还要十分重视班团建设和常规工作,班团建设要树标杆、讲效率;常规工作要讲原则、抓落实。


      二

      所谓“和气”

      这里主要谈的是辅导员应该以何种姿态与学生交流的问题。所谓和气,指的是态度平顺温和,但不可片面的理解“和气”。和气并非论语中所讲的“乡愿”之气,也就是说不要做辅导员工作中的“好好先生”。首先,我个人提倡的是君子之和气,古人云: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作为班主任,我想,在这些已成年的青年面前,理应有庄重之感,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更好的交流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要在班里提倡“志同道合的同学情谊”,通过宿舍管理为契机,以宿舍长为抓手,让宿舍长认识到,她的作用不仅仅是督促检查舍友卫生,他们掌握宿舍舍员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宿舍的和气与他们的作用息息相关,并建立与辅导员沟通的联络机制,如预感有思想问题的舍友,可直接跟辅导员汇报。这样一来,宿舍间的矛盾和问题,辅导员可以较早的掌控,宿舍的问题解决了,班里也就近乎一团“和气”了。


      三

      所谓“人气”

      所谓人气,简单来说就是威望,也就是支持率。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了解并掌握同学们的基本情况,这里面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入学成绩、性格特点等等,拿学生资助工作来说,如何在保护学生的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精准评定值得每一个辅导员思考,最好的办法还是应该扑下身子真诚的听这部分同学讲讲真话,说说实情。正所谓,班班有本难念的经,难念更得念,否则同学们会以为你用的不是真情,做的不是真事,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没了人气。


      此外,欲求积攒人气,还需生活化、具体化。例如,学生发消息说身体不适要请晚自习的假,情况属实的情况下,不仅要应允,多加一句“要多注意身体”“早点康复”这类的真情关怀,辅导员工作要有温度,这便是传达温度最生活化、最具体的体现了


      四

      所谓“文气”

      这里的“文气”并非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意思是说,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让我们退回到学生时代,我们希望我们的辅导员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深入人心呢?我想,除了日常的班级管理之外,那就是一定要与班里的同学保持一种交流的状态。新形势下,我们的学生群体情况复杂,没有交流,班主任的主动权就会不牢固,要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不是思想的囚笼,学校是进入社会的观望台。所以,辅导员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供给人文质素的精神食粮,日常的管理是一方面,学生各个方面的优化和引领才是重中之重。除了学业,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发展兴趣。


      只有走近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与提升。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我可以带给学生什么?学生是否需要?我如何带给学生之所需?在这个问题上,我曾做过如下尝试:得知新生入学前班级群已经聚集了大部分新生,我索性给他们写一封“开学前的信”,这封信,写给他们,我想也是写给一个家庭;入学后的第一堂班会,题目要响亮,目的是要让他们有归属感,第一堂班会主题更要让新生有认同感,今年我所带新生第一堂班会主题为:在这里,遇见最好的自己;步入正式学习阶段,适时来一场新老生学业经验交流会;五四青年节,分享一篇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里的狄兰·托马斯的现代诗;寒假给学生布置一份作业,让他们把在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一写,开学后,读到他们的文字让我心生赞佩;学生参加歌咏比赛,为他们拍一段集体歌咏的视频,给他们留作青春的回忆......诚然,诸如此类的做法还有很多,只要体现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都可以大胆尝试。


      高校辅导员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从业者在具备多种能力的同时,更要有感情注入、内心交流,不仅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更需不断锤炼个人修养,绝不应该赌怨气、凭运气、有官气,而是要将自己努力打造成有“气质”的学生领路人和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