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6信息来源:法学院
聆听师长教诲,感受学术魅力。2021年12月3日晚,恰逢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前夕,法学院 “导师有约”系列活动第五期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张钧教授莅临讲学,开展题为“有研究的人生更幸福——漫谈科研与人生”的专题讲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彬老师、法学院团委副书记薛汶轩老师、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以及法学院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场,薛汶轩老师通过“知识青年真正的快乐来自于精神上的享受”这一观点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张钧老师正式登台讲学。
张钧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漫谈,他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我们的人生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但是从来没有任何捷径。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脚踏实地,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幸福之路将越来越平,越走越宽。接下来张钧老师从“什么是研究”、“为什么要研究”以及“怎样进行研究”三个问题入手,对“有研究的人生更幸福”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度论证。
“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研究,是对事物的性质及规律的深度探求,是一种反复的琢磨、反复的思考,张钧老师对“研”与“究”的含义进行探究,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研究”这一问题。
研究思维不仅仅用来做学问,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张钧老师将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正是研究的差异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我们一定要立足当下,看向远方。张钧老师通过“法治思维”、“科学立法”等案例,说明了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这一事实。用“透过现象看本质,智慧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能力,理论高度决定人生高度”的观点对“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进行高度概括。
张钧老师认为,要用研究实现人生的价值,兴趣爱好是一切研究的前提。要养成长期研究的习惯,使研究成为一种乐趣,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怎样进行研究”这一问题来说,掌握研究的路径非常重要,要熟练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众多研究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要从学习型人才转向研究型人才,勇于提出观点,建立幸福人生的最终目标。掌握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我们的人生终将走向幸福之路。
张钧老师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法治思维,不忘胸怀天下;坚定法治信仰,不忘初心使命;德法兼修,做一个有灵魂的法律人。之后张钧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活动最后,王彬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张钧老师所传授的思维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将研究性思维贯穿于每一个细节、每一项工作当中。坚持在研究中成长,共赴人生的幸福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