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有约丨外国语学院:学业、学术与伦理

日期:2021-11-01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山西大学“导师有约”系列活动以“师生携手,共话成长”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近距离聆听师长经历,感受学者风范,领悟人生智慧的机会。导师在课堂以外“传道受业解惑”,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以外“闻道问道成长”,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10月28日下午,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五期“导师有约”活动在学院501会议室成功举办。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陈秋仙教授以“学业、学术与伦理”为主题,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首先,陈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的学业生活就像是一场旅程。这场旅程是不易的,是艰难的,充满了困难和挑战。(This journey is not easy.It's tough.)而人生就是旅程的一个个阶段。我们在备战考研时抛开各种私心杂念,埋头苦读,经历层层测试,终于等到了心仪的入学通知书。而然,成功上岸并不是学业生涯的尽头,而是更高层学业的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大量阅读专业书目文献,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另外,我们还要认真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旅程中,我们要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小阶段,我们要经历选题定题,开题,中期审查和毕业答辩。我们需要对学业的各个阶段清楚了解。在选题时,我们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及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其次选题要趁早,并且尽快和导师协商准备自己的选题。

在开题前我们要大量地阅读和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不断收集并充实自己的语料库,能够在开题前写出明确清晰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阶段主要检查两个问题:一是论文进展如何,二是论文写作有没有问题。最后,我们需要花大量时间来了解研究课题。论文答辩时,我们要对自己的研究足够了解足够自信,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朝着目标努力,处理好我们面临的每一个问题,最终一定会等到属于我们的高光时刻。

其次,陈老师就学术和专业的关系作出了解释。二者既有所区别又密不可分。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硕志在培养专业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学硕主要是研究学术知识,而非实践技能。但是如果学硕不专业,有可能做到方法论头头是道,文献信手拈来,张嘴却一口家乡话口音的英语,写出的论文尽是Chinglish和Englinese。如果专硕不学术,可能口语漂亮译文地道,却和翻译理论和方法论相见不相识,对翻译大家只知其名不知其所以名。因此学硕同学要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专业之本,让自己有立足之地。专硕同学需要有扎实的学术修养保证翻译过程有章可循,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然后,陈老师谈到了学术伦理。作为研究生,我们要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

紧接着,陈老师提到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每位老师都会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作为学生,我们要跟紧老师的研究步伐,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遇到问题要冷静,沉下心来做学业。导师和学生是一个共同体,我们要和导师保持良好沟通,努力和老师达到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Do what you are supposed to do and with good will.

Way to go:good communication.

最后,陈老师表达了对全体学生的祝福:

May you all have a beautiful journey of 学业;

a fruitful journey of 学术;

and a wonderful experience of 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