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2信息来源:新闻学院
主讲人信息:
主讲人简介:李雪枫,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学。
10月28日晚7点,“导师有约”第三期——“好的师”与“好的生”在新闻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李雪枫教授为学生讲授了何为“好的师”与“好的生”,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在讲座开始之初,李雪枫教授以山西大学的图集开场,与大家分享了百年学府山西大学的美景,唤醒了大家对于山西大学的认同感。李雪枫教授提出,“好的师”与“好的生”一定都有好的品格与好的才学,并且能够彼此依赖,赤诚相见。接着她从 “关于大学”“关于老师”“关于学生”“关于好的师与好的生” 四个方面展开了此次讲座。
关于大学。李雪枫教授以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在中传开学典礼第一课中的讲话为题,点明了大学这一殿堂的特殊性,她指出,无论在农耕文明时代还是在工业文明时代,大学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支点,是产生思想、传承知识、引领社会的殿堂。同时,李雪枫教授引用《教育的情调》中的论述点明了学校在联系家庭和大千世界中起到的桥梁作用。
李雪枫教授讲到,所有的学校中最好的是大学。她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大家一起感受着徐志摩对康桥的爱,也让大家映射自身,想到了对山大的爱。在徐志摩心中,大学是提炼知识,开阔境界的地方。《再别康桥》,他将康桥的一切都留在了他的心中。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最后,李雪枫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她的多篇丁香校园之作,让大家在回味悠扬的朗诵中感受到了山西大学那独特的美,山西大学不仅是我们的书香门第,更是我们的家!同学们通过李雪峰教授的讲授感受到了她对山西大学的深厚情感。
关于老师。李雪枫教授通过以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内容、蒙牛乳业《学有所成 当念吾师》的广告文案以及孔子和他的学生为例,向大家传达了她的想法。学生是老师的“产品”,先有满意的老师,后有满意的下一代;没有成功的老师,就没有成功的下一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她给自己的标准,对知识的传承和引领,遍地开花的学术盛景是她所望之景。
关于学生。李雪枫教授认为,一个好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情商、智商、睡商三高之人。他自主、好学、坚定、担当。同时,他还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她希望学生能够与老师达成良好的互动,在收获老师给予学生爱与肯定的同时,也能将爱与肯定反馈给老师。
关于“好的师”与“好的生”。在商品经济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被打破,师生关系面临多重解构。李雪枫教授通过分享她与学生难忘的相处时光指出了导师在学生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鼓励大家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她看来,好的师与好的生一定有共同的信仰,有彼此的信赖,并能互相成就,而且,好的师与好的生能够相遇并成为师生是一种难得的缘份。
讲座最后,李雪枫教授祝愿大家能够在大学这样的美好空间中,认识好的老师,结识好的学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关于“好的师”与“好的生”, 也许只有李雪枫教授笔下的文字才能够让大家更为深刻地体味。
附:李雪峰教授讲座上分享的散文
我也会去追怀那些成为榜样的好的师与好的生。
比方说,有“素王”与“万代宗师”之称的孔夫子与他的学生,像子贡、子路、宰予等等。有一年到曲阜,是在城门之外很远处,看到一个大型的雕塑群像——是自嘲为“丧家之犬”的夫子带着他的学生一路风尘走在周游列国的途中;也就是在曲阜,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城市的所有人对每一位来访者都尊称其为“老师”,这是真正的孔门之风啊;然后是在孔林,面对那个高高的茔墓,我本能地下跪,起身时却已是泪流满面,孔子墓西有个小小的子贡墓,他结庐守墓三年又三年。
这是好的师与好的生,但好的师也会骂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是圣人在骂上课睡觉的宰予,宰予是否生气我不知,我只知道他坚持认为自己的老师“贤于尧舜远矣”。而一部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论语》,也就是夫子的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悉心编记、精心保存才得以万代流芳。
比方说李叔同与丰子恺。是在1927年,师生相约以诗画互文弘法并庆生,这一约定,历时近六十年,其间世事沧桑变迁,丰子恺一直谨记师命,勉力而为,践诺持恒,在最后一集《护生画集》成书之际,弘一法师已圆寂二十多年了。
再比如陈寅恪与蒋天枢。先生以“生命之托”嘱弟子编撰文集,是在先生去世12年之后,蒋天枢80岁之时,才完成了这十卷本的煌煌大著,而同样学富五车、身为复旦大学教授的天枢先生却无暇顾及自己著作的编撰出版。
再比如张伯苓与周恩来。周恩来带领学生参加五四运动被捕入狱,张伯苓校长积极营救,在周恩来出狱后又筹措资金派送他赴法国留学,周恩来曾言“我是爱南开的”——其中一定会有对这位师长的热爱吧。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诸多日子里,总理对这位创建南开的校长感念深沉,多方体贴照顾,成就了一段师好与生好的佳话。
因此,“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有高风亮节品格的先生是好的师;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的“才”与“德”的老师是好的师;而程门立雪、对师道虔诚执守的学生是好的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坚持求真至善的学生是好的生……凡此等等,好的师各具风采,好的生涵义广博。
我也曾以同样的问题问及诸多朋友与学生,关于好的师与好的生,大家的回答也各有特色:如“身正之师方为好,敏学之生方为佳”;如“愿意分享的老师是好老师,对学习有持久的热情的学生是好学生”;如“各尽本分的师生是好的师与好的生”;如“能够超越老师的生是好的生,能够让学生超越自己的老师是好的师”……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好的师与好的生一定都有好的品格与好的才学,并且,更为重要的一条,他们能够彼此依赖,赤诚相见。
好的师与好的生一定有共同的信仰,有彼此的信赖,并能互相成就。而且,好的师与好的生能够相遇并成为师生也是一种难得的缘份——在茫茫人海,在一所学校,在一个图书馆或一个教室,你能遇到一位引领自己或是愿意追随自己的人是多么幸运的事!也许正是这种相遇,你们各自的世界从此打开了一个新的扇面,人生从此会有许多的改变。
我也常常自问,我是不是一个好的生?我是不是一个好的师?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不是。
我不是一个好的生,从孩提时代至今,承蒙多位师长耳提面命,但是自己并无多少慧根,所学知识甚是寥寥,辜负了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在自己心中,对于诸多先生有感念之情,但却始终没有向他们表达,没有送去一个问候。
我也不是一个好的师,好的师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与智慧启迪,我却是局促于一孔之见,好的师能够助力学生良好的品格养成,我却常常在孩子们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
文字来源:武涛
图片来源:张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