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有约丨外国语学院:研究课题的选择

日期:2021-12-20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山西大学“导师有约”系列活动以“师生携手,共话成长”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近距离聆听师长经历,感受学者风范,领悟人生智慧的机会。导师在课堂以外“传道受业解惑”,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以外“闻道问道成长”,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f9c2340c408b41e68a0a34387154dddd.jpg

12月17日上午,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七期“导师有约”活动在学院306教室成功举办。主讲老师薛晋阳以“如何选择研究课题”为主题,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薛老师围绕何为“研究”、“研究”的条件、怎样“研究”、“研究”课题的选择,并辅以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展开了交流互动。首先,薛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研究”是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思考。有同学认为研究是研究一些高深莫测,于是乎看起来便离现实生活很远;有的同学则认为研究是为了取得学位证而不得不进行的研究,至于为何研究这个课题和这个课题产生的有何结果和影响,则不甚了解。而薛老师则纠正了同学的观点。告诉学生们研究其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接着薛老师从英语、日语和汉语中的发音入手,解释了异化和同化作用在发音规则中的具体应用,其本质则说明不论异化还是同化的规则皆是为了更好的发音,从而引出了有标性原理(markedness),即用特殊且少量的数据来做标记。例如,英语中的常见规则的动词的过去式大部分都是不规则的,这样更符合人体记忆规律。这更加印证了薛老师所说,即通过研究来总结规律,则可以促进人类更好地生活。

278314ef272c47a6ba0cadf58748f179.jpg

接着薛老师分析“研究”的条件,并指出研究要有问题的敏感度、有强烈的求知欲、具备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薛老师进一步指出何为问题的敏感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提问不迷信书本,具有质疑精神。但质疑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理有据的,因此一定要多读书。进而通过多看书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夯实基础。此外还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以便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然后薛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例来跟同学分享怎样“研究”。薛老师在日本留学时,曾因写一篇论文没有参考足够的文献,不了解自己选择的课题已被前辈研究过,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此警醒我们一定要多看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不要重复研究。薛老师总结道,要善于发现、不断思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41473cd9f6c845a89fd68c5d17361b0b.jpg

最后薛老师提出了如何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首先最好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课题,然后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其次,多上网关注新的科研信息,有利于论文的发表,或参加研究学会,吸收新的想法观点。

讲座最后,薛老师给予我们美好祝愿,希望我们学有所成,享受研究生活。

导师简介:

薛晋阳老师,2003年9月进入南开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学习日语,于2007年6月取得学士学位,并于同年赴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攻读语言学,研究方向为音声学,音韵论。2010年3月在神户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9月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现任教于山西大学外语学院。主要研究成果有《从重音型和位置的视点看长元音的知觉》、《日语中的长母音短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