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05
人物简介:段萌琦,中共党员,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李蓉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文化与政治心理、基层治理。就读期间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山西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2项、省级课题2项。博士学习期间曾获得2020年国家奖学金、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优秀研究生等多个奖项。
大家好,我叫段萌琦,是来自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自2011年本科阶段进入山大政管院学习以来,今年是我在山大学习的第九个年头,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可能将是我在山大作为学生的最后一年。十年山大路,我见识过太多比我优秀的学生,对于“优秀”二字,我打心底里“愧不敢当”。从17岁的懵懂无知到现如今26岁的逐渐成熟,我确实也有些许“片段式”的经历与感悟,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引路人”很重要,感恩谆谆教诲的导师
我始终认为尽管没有所谓“名校”的背景,但我比他人更幸运的是我在一所百年学府中找到了我的“引路人”——恩师李蓉蓉教授,她是我心目当中理想的“师者”。我与恩师相识于2012年的一个夏天,在我人生较为迷茫的一个阶段,她带领我走向田野感受学术调研的快乐,是我学术生涯乃至漫漫人生的引路人。八年光阴,李老师给予了我最好的学术与科研训练,我被她卓越的学识与严谨的治学作风所深深吸引。从12年本科开始,我便参与了其主持的每周一次的“求索”读书会,博士学习阶段依旧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博士读书会,八年期间,读书活动的开展犹如“康德钟”一般“雷打不动”,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们也通过腾讯会议的线上形式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至今仅“求索”读书会我就参与了243期,“243”仅仅只是一个数字,但数字的背后确意味着至少243本政治学领域的经典名著——不仅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让我与导师始终保持着充分的沟通。在李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与教育部等课题项目的支持下,我走访了北京市、上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广东省等诸多地区的50余个村庄和社区,在田野调研中我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兴趣逐渐被培养与激发起来,同时也为我的博士论文写作积累了大量的量化数据(2000样本)与质性资料(150余万字)。
八年光阴,真所谓是“她陪我成长,我陪她变老”,我们早已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李老师不仅教会了我做学问,而且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有着心理学背景的她始终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重要目标与使命,作为学生当中“铁打的萌琦”,我可能是在此方面最为受益之人,李老师在我年少“叛逆”时始终谆谆教诲,包容我所犯的错,启发我认识到学术研究的魅力;在我博士生涯中“迷茫”且“不知所措”时,又用自己的经历为我点亮灯塔、拨开迷雾,有如“一米阳光”给予我充分的信心;在我“懈怠”于自己所取得的小小成就或试图走捷径时,她则用严厉的口吻为我敲响警钟,告诉我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放平心态的重要性。如此种种,方成就了现在的我一个“合格”的博士研究生。我相信在山西大学,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优秀的导师伴你成长,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导师,善于与导师合作,同时感恩自己的导师。以学术为业,为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而读书
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李普曼的研究曾发现人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尤其在当今如此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身于学习以及科研当中?生存固然是重要的理由,但我们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更便捷的方式去解决所面对的生存压力,而无需投入到付出与回报可能并不成正比、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正比的学习与科研当中。我们之所以投身于读书、学习与科研当中,不论是什么专业,我想其背后的目标都是统一的,即为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而读书。
我的专业是政治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光斌教授最近提到了政治学的“国家之问”——中国走到今天,中国政治学在哪里?中国是否应该有自主性知识产品、知识体系的政治学?尽管我们国家的学术研究已经实现了“超速”的进步与发展,但应该认识到还有很多问题与不足,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学术知识产品与体系确实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为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而读书的目标写照,唯有此才能“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与话语权”、“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写在最后,与看到此处的人共勉
第一,学术研究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但如果选择了,就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大胆尝试,然后鼓起“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勇气努力前行。
第二,学术不能投机取巧,切勿有“大愚若智”的想法,而要有“大智若愚”的行动。“投机取巧一时爽,直至最后全是泪”,尽管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内卷”与“倒逼”的时代,但要坚守学术研究的正常规律。我曾为了写一篇国内村庄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知网上下载了近五年100余篇CSSCI的相关文献,用三个月的时间阅读了这些文献并进行筛选,用一个月的时间将这些文献整理成200多页的A3纸表格,又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了1万5千字的文献综述,然后被李老师全部推翻,最后又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写出了8000余字的文章,这是我训练文献综述写作的真实经历,每每回想起来都痛苦万分,但现在却成为了我无尽的财富,你永远想不到这样“笨蛋式”的“似乎没有必要”的练习所带给我的收益。
第三,没有可复制的学习道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行之有效的“笨”办法,重点是要将学习培养成一种习惯。当你每天最惬意的时刻是与“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为伍之时,那么恭喜你,不管你怎样学习、效率高或低,假以时日,你会发现已经比那些“人不风流枉少年”的“仲永”们进步明显。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在学术上“天赋异禀”之人、也不是学习“专注”之人,但就是靠着每天不学习心里“膈应”的习惯,才没有被那些比你有天赋而且更努力的人(Call一下我院类似于释启鹏、元帅、马池春等典型个案)拉开太远。
第四,坚定理想信念,关心国家未来。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常常阅读一些党内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从中感受并体验他们的“情怀”。比如《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提及“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这些话语鼓舞着我始终坚持实证研究田野调研的方式;感受榜样的力量,我们政管院有诸如“时代新人”高思恩这样的榜样,在民主生活会上与之交谈,明白了努力奋斗的意义所在,更觉得要珍惜眼前美好生活。
第五,请理解你的班主任与辅导员。没有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你,可能永远不知道那些你认为平日里坐在办公室的辅导员,每天要默默付出多少辛劳,,才使大家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正是她们温暖的关怀,才呵护我们走过了日夜春秋。我很庆幸自2011年起遇到了杨爱英、贾红岚、张文英以及张勇老师这样尽心尽力的辅导员,我相信你们也有着类似的幸运。
第六,走自己人生的“康庄大道”,不要与他人比较。包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欣赏你自己,你就是最棒的!人生在世,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以我“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心理学理论来看,不开心时最简单的化解办法就是出去锻炼锻炼、跑跑步,保证管用!
最后,感谢大家听我“絮叨”,祝大家身体健康,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