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09
杨林楠,从本科的经济学专业跨考民俗学,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师从魏晓虹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核心论文1篇,于2020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民俗学正逐渐深入当下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这是我初涉民俗学学科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民俗学的脉络就在日常生活之中,节日、仪式、神话、传说、故事等等都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代,不管是在乡野还是都市,民俗学与个人的生活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息息相关。民俗学的魅力大抵便在于此,严谨的学术研究背后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岁时节日的习俗规程,神话故事的内在意蕴,信仰仪式的深层象征,等等,纷繁多样的民俗事象是民俗学学科最初吸引我的主要因素,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可以清楚地感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正在我眼前徐徐铺展开,生活与民俗学开始有了交汇点。
处于入门阶段的我看待任何论题都是新奇且新鲜的,从一个专业领域跨越到另外一个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在热烈的主观情感下变得模糊,在对专业学科的热爱的导引下,“跨界”的学习历程并没有想象中的艰涩,反而充满了探索全新领域的热情。通过民俗学这门学科,我认识到在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民俗学研究不仅能够回溯历史,也能够关照当下。经历跨学科的学术转变,研究视域、学术话语都需要在专业的层面重新审慎地定位,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相关实践积极调整研究视野,利用跨界的双重学科性质加强思维范式的多角度转变,以自身的学习经历为平台实现学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跨界”不再是单纯的从一个学科跨到另一个学科,而是“跨越界限,超越专业”,培养跨学科、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理念。
研究生阶段系统的课程设置让我得以对民俗学学科有了一个更加全面、专业的理解与认识,理论知识的丰富是明显可见的,研究方法与范式则在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得到更新。无论是从生活层面还是学术层面来说,科研与实践都是宝贵的经历,其影响正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够于点滴处扩展研究的视域边界,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变得更加多元。课堂之内,通过专业课程夯实了基础,课堂之外,借助学术讲座极大提升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术讲座都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听学术讲座不仅能够拓展知识面,而且能够通过口语化讲述的知识传授方式完成讲述者与聆听者思想的对话交流。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一个理论的背后可能会有无数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范式的讨论,因此要在研究中自觉树立、培养“问题意识”,保持研究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在这一储备知识的阶段,学术与生活是互相影响、互为裨益的。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历在写作能力和专业视野方面积极影响着学术,而习得的专业知识则以更为内在、隐性的方式形塑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应用方法更加科学等。“跨界”的学习经历带来的是知识与文化的扩展,而不是专业理论的转移和重置,各学科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民俗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都能够彼此借鉴。
细细梳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经历,可以体会到可能并不需要去进行“学术与生活如何平衡”这一命题的探究,二者实质上是互构的关系。经过整合实际的经历与体验,可以发现学术与生活并非不能相融,也并不是要在时间和精力上作出取舍的对立关系。学术与生活可以共享同一主体的时间与空间,在联动中相互观照、相互建构,是无需刻意去协调平衡的。生活的温度可以通过细节感知,学术的情怀藉由研究成果体现,在学术与生活之间,理性与感性互相交融。阅读专业书籍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地,助益于专业研究,且从中获取的感受与观念同样也在丰盈着个人的生活体验,“有所得”的充实感是呈现在方方面面的。同样地,日常生活中的智慧与见闻也会在某一方面正向反馈到学术研究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在开展学术科研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迷思、疑惑的时候,来自身边的温热情感能够很好地去消解这一部分的迷惘。良师益友作为学术道路和日常生活中的同行者,所能给予的并不止于精神上的支持,还有实质性的帮助,更有观念上的启发。研究生阶段有幸遇到的老师和同学无一不对我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生活中,应当懂得接收有益的信息,将其内在转化成为自己前行的力量,不负期待的同时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