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向,素履以往——观《无问东西》之后

日期:2022-03-09

/吴凯旋

最初看到这部电影约莫是在三年前大同的一间旅馆,那时候的我正和大学同学一起离开华严寺,准备到应县木塔去。记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一位同行的同学和我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年轻其实就是资本,在三十岁之前,我一定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坦白来说,关于电影理论,我几乎算得上是一窍不通。所以我不愿也不敢去妄自对这部电影的技术性安排品头论足。所以我能够讲的,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普通青年的视角去理解它。当然,这就同样代表着我接下来所发表的意见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而已。

关于电影,正如戴锦华所说的,“电影是一种及物的艺术,只有当我们拍摄他者而忘却自我时才有意义。”然而观众,作为这一艺术的接受者,我们却不能将我们自己同这一艺术完全割裂来。也就是说,作为接受者,在观看某部作为艺术呈现的电影时,我们不能忘却自我。倘若我们不能将自己融入到电影当中去,不能不说,这的确是极为可惜而遗憾的事情。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不是空中楼阁式的说教,一种高台教化,而是直接介入到你我能够密切感受到的生活当中去的一种可贵的尝试。

当完整地看完这部电影,屏幕由缤纷的色彩重新转为黑色之后,我不禁陷入沉思,两个小时左右时间的电影,在我的脑海里究竟留下了什么。四个不同时空、不同身份的知识分子交叉出现在荧幕上,我其实并不诧异。因为这种跨时空的人物安排,对于现在的观众,似乎并不陌生——不管是在小说中,还是在比小说更流行的电影当中。然而,让我惊诧的是,行将结尾时,有一条线索将这四截看似无关的片段联系起来。亦即吴岭澜弃理从文之后,教授过沈光耀文学,而沈光耀则救济陈鹏,以免死于战乱时的饥荒。到最后,是陈鹏的同伴李想救了张果果的父母,才将隔膜一层的历史降落到现实当中,才从荧幕走进观众的生活中。无可辩驳的是,张果果这一人物形象,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要更加接近一些。但是,其实即使未将三者串联起来,剧情也算不上突兀,因为这四个年代当中的任何一个,对于观众来说都有足够诱人的魅力。这种魅力,足以抵消逻辑上可能出现的不协调。

那么,在我看来,去安排一条能够串联起剧情的线索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种所谓的“薪火相传的传递”。这样的话,似乎这部电影的主题也就不能单纯地限于对知识分子的褒扬和怀念。推而广之来说,这应该是人性的颂歌。正如电影当中的那句台词所说,“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所以,我似乎可以这样断言,这根本不是独属于知识分子的回忆录,而是一场关乎人性的回眸。

作为这场电影拍摄背景的清华大学,这样一座氤氲着浓郁学术氛围的顶尖学府,以及培养出来的各行业的顶尖人才,与我个人的距离,不可谓不遥远。然而,我总相信,不管阶级背景、文化背景悬殊多么巨大,人性总是一样的。不管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境遇如何,我们总是要来世间看一看,看一看太阳从东边升起,看一看那夜幕时分的一弯新月。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冲击,正在于此。这是一部以不同时空的知识分子生活为表象的,揭露我们每个人切身感受的片子。

当然,于我个人而言,在电影当中印象比较深刻的要属吴岭澜。作为徘徊于文理歧路的学生,他不知所措。尽管他的理工科成绩是那样糟糕,他也执着于非此路不走。到最后,校长梅贻琦的一番话让他恍然醒悟,让他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希冀的,究竟是什么。除了吴岭澜这位文艺气息十足的青年之外,还有沈光耀、陈鹏、李想、张果果,他们的人生轨迹,所涉领域各不相同。然而,相同的是,他们是为自己而活着,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

我相信当下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青年都曾经在一些需要抉择的当口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该往何处去,关于这个问题,这部电影给出的答案貌似就是:遵从你内心的选择,无问东西。也正如文题所讲的极具罗曼蒂克色彩的那样,“心有所向,素履以往”。

(作者为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