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河畔禾田香

日期:2025-03-10

文/姚宇

那年河畔禾田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那是我童年的假期,那段在姥姥家度过的宝贵时光。那段日子填满了欢声笑语,也填满了姥姥普通又隆重的爱。

碧绿的禾苗地、清澈的小溪边、姥姥的小院子,都曾经是我快乐的园地。山水间自由嬉戏的快乐,小院里飘荡的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的饭香,一直在治愈着长大的我。

我不想把这些遗忘,每每回忆都倍感温暖。于是急切又笨拙地将脑海中的片段拼凑。    

四方小院,是童年的摇篮。顺着高高的石阶上去,有一座四方小院。推开门,三面房屋和一堵墙围成了这座小院。每间房子的前面撑着两个圆柱子,像极了守卫的士兵。窗户上的玻璃跳跃着太阳光,几处墙角铺着干草,上面是用砖砌好的鸡窝。每天下蛋后的咯咯叫声,带给小院生机和喜悦。幸运的时候,会看到鸡妈妈带着一行毛茸茸的小鸡在院里踱步。还有叫不来的小树和小小的菜园子,一同构成了这幅小院图景。

温暖的阳光和美味的饭香开启新的一天。清晨,一缕阳光洒进院子,姥姥用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扫帚印开始她的一天。她总是早早地拿着高过自己的扫把,一下下地划过地面,从小院里到大门外。这座院子里里外外都是干净整洁的样子。灶台上咕嘟着的米饭,是她为一家人准备的早饭。小米、土豆、豆角、面条,最后加上炸葱花调味,这简单的食材便注入了美味的灵魂。香味弥漫了整个院子,也钻到熟睡的我们这里。这么多年,一直是我和妈妈口中念念不忘的味道。

落日余晖下,有童年限定的快乐。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玻璃跳进屋里,房屋各处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沙子,闪烁着,辉映着这日暮时分。借着余晖,我和弟弟在院里撑一张小方桌,姥姥给我们煮的一碗加荷包蛋的方便面,恰到好处的香味,成为了限定版的童年美食,也成了一个模糊的再也找不到的记忆味道。铃铛声声,蹄声阵阵,从远处传来。声音越来越近,我们的心里也越来越激动。一群群牛羊的经过,成为我们小孩子日暮下的期盼和喜悦,也成为一天将要结束的别样的仪式。看着它们就在不远处经过,我们激动不已。浩浩荡荡的队伍,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这是幼小的我们,最早接触到的来自生命力的震撼。归家的牛羊和放牧的人,在落日的映衬下,如童话般美好,像相互依偎的朋友。

收获的季节最是喜人。姥姥的竹篮里装着丰收,我们的玻璃瓶里装着喜悦。午睡过后,大大小小几个人怀揣着各自的欣喜走向田地,走向河边。潺潺的流水旁是一大片漫无边际的禾苗地,绿油油的玉米地成为这里的主角。还有南瓜,土豆,豆角,茄子等蔬菜在一些不容易看到的角落悄悄隐藏着惊喜。姥姥和妈妈摘下成熟的蔬菜,往日的辛劳有了慰藉。她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千万个田地里忙着收获的人一样,是这个季节最美的景色。那空气中飘浮着的瓜果香,沁人心脾,是一年中独有的甘甜。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着许多小动物。而小溪边就是我们的乐园。这里的小溪一年四季流淌,孕育着很多小生命。清澈见底的让我们看到那些自由自在的蝌蚪和青蛙。有时也惊喜地看到一些小鱼和小虾。小时候的我们总想把它们占为己有,用玻璃瓶装得满满地带回家,就像有了很多动物小伙伴。收获的季节,我们都满载而归。

关于那段日子,我仍在努力回想,拼凑记忆碎片。记住就成了永恒,难忘所以长留心底。

不息的河流滋养着这片土地,见证着一年又一年的丰收,见证着我们一年又一年长大。姥姥的脚步踏遍这片禾苗地,走遍那座小院。她爱我们,爱很多人,却不怎么会爱自己。那个朴实勤劳的老太太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每当提起她总是温暖和遗憾并存。常常幻想现在一起生活的场景,却只是幻想。只希望下辈子她能好好爱自己,长命百岁,长久地陪伴我们。

寻梦环游记中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我想,那些时常被惦念起的人,永远都不会被忘记吧。就像那些虽然离开,但依然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

image.png

(文章作者为新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图片作者为教育科学学院2023级研究生贾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