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2
文/高子婧
《红楼梦》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它以残本便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造诣可见一斑。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仿佛真实存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富丽堂皇的宅邸,娉婷多姿的金钗,风流俊逸的公子,也有你死我活的宅斗,大厦将倾的颓败,漂泊离散的伤痛。这本书有太多值得推荐的理由了:作者文采斐然,故事曲折跌宕,爱情细腻绵长。其中的金陵十二钗更是为人熟知:聪慧敏感的黛玉,博学温和的薛宝钗,泼辣精明的王熙凤,直爽活泼的史湘云,清高孤僻的妙玉……,但触动我最深的,还是探春。
探春,是我在红楼梦中最爱的女子。作为十二金钗之一,其美貌自不必说,才华也十分出众,在文才上虽略逊于薛林,但仍有不少佳作;在治才上,能在凤姐病重时帮着挑起主持内宅的担子将大观园打理的井井有条。她号召力强,能组织家族的哥儿姐儿们组成海棠诗社;她还有很强的大局观和预见性,能早早参透贾家终将覆灭的命运。她品格高朗,志趣高洁,真真担得起一句“才自精明志自高”。
我也是心疼探春的,心疼她的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她的生母赵姨娘真的是一个很让人讨厌的角色,她自私自利,愚昧无知又恶毒无赖,最可恶的是,她作为一个母亲,丝毫没有体现出对儿女应有的爱,无论是贾环还是探春,都是赵姨娘谋夺贾家家私的“工具”。在平时,赵姨娘就惯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众人对她的评价本就不高。在探春刚开始理家,正要树立威信之际,要求探春给自己“开后门”,破坏规矩,多给钱。后来更是与一众丫鬟们打架,体面尽失。赵姨娘对探春既没有尽到母亲的照顾之责,也没有做到长辈的教养义务,反而一再的在自己的孩子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设置阻碍。
而探春作为一个品行高朗的人,对赵姨娘自私自利的想法本就不赞同。在处事上,探春又是恪守法度,能做到秉公弃私的人,探春心中是对贾府根基已经动摇,大厦将倾的忧虑,是希望自己能够力挽狂澜,避免悲剧发生的思考,在终于找到了一家平台可以践行自己的理想时,又被生母时时阻挠,其内心的痛苦煎熬可以想象。不仅因为赵姨娘多要的银子是对秩序的破坏,将导致管理根基的动摇,更因为在贾府已经几乎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关键时候,她的生母却还在为自己二十两银子的私利纠缠不休。但探春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立场,直面赵姨娘的血缘勒索,站在整个家族的大局上,依例办理,树立威信,让人敬畏。
“原生家庭”一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互联网上流行起来,自此之后,仿佛所有的缺点,不足,失败都可以将责任推卸到原生家庭身上。我自私、敏感、脆弱,是因为原生家庭没有给我足够的关爱;我拜金、物质、贪婪,是因为原生家庭太穷,没有给我金钱的安全感;我自卑、懦弱、不负责任,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打击式教育。不管我有多少问题,通通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和我无关。原生家庭一词本来是心理学上用于分析心理问题而使用的,其目的是探求心理问题的发生原因,以便更好地改善心理问题。如今,原生家庭却沦为“背锅侠”,成了一些人不改正自己缺点,不正视自己问题的“避风港”。
而探春呢?在面对自己生母的不关爱,毫不赞同的价值观,还要随时给自己找茬的“原生家庭”时,她既没有变成和自己生母一样愚昧贪婪的人,没有因为庶出的身份而放弃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没有因为母亲的血缘勒索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才是我们面对原生家庭时应该有的态度,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既然知道什么样是好的,是正确的,那就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先努力充实自己,强大自己,强大到可以和原生家庭对抗,强大到可以独立生活的时候,就可以对那些自己厌恶的行为说“不”,就可以自己治愈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将所有问题推到原生家庭身上,不考虑如何进步,只想着推卸责任。
除此之外,探春身上还有太多让我欣赏,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有着“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光明磊落,她为了自己的坚持可以不畏强权,她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知,她还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探春就像是一个具象化的榜样,让我更清楚自己想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这可能就是一本好书的价值,它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层次的认知,能让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缺点,能让我们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红楼梦》中,几乎每一个角色,每一段情节,每一处场景,甚至每一段话,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它格局宏大,写的是家国兴亡,却落笔细腻,书的是儿女情长。细细品读,无论是人格处事,还是专业学识,相信大家都能从字里行间汲取养分,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