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网上投稿|站内搜索|我要提问

地址:山西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
电话: 0351-7011885
传真: 0351-7018214
邮箱:yangongbu@sxu.edu.cn

辅导员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辅导员工作

校园原创文化和德育精品的耕耘者——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汪雨申事迹材料

日期:2013-09-22 信息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作者:

一、个人简历

汪雨申,男,汉族,1978年1月生,江苏武进人,200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8月参加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在职攻读媒介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讲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院团委书记。目前全面负责人文学院的学生工作,同时担任校学生话剧团、阳光剧社、思辩学社指导教师、校辩论队总教练;任《形势与政策》、《大学生生涯发展导航》、《社会实践》等课程的主讲教师。

二、工作情况

耕耘十二载,他默默在校园里根植大学文化的种子;倾心岁月,他坚持在学生中播撒人文关怀的温暖;心怀天下,他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培育桃李满园。汪雨申十二年如一日致力于将校园文化打造为“德育精品”,为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9月,数千名交大新生上了独特的一堂课——观看校园原创话剧《钱学森》,钱学森奋斗、坎坷、辉煌的一生给予交大新生极大震撼。这部话剧的制作人,就是人文学院的辅导员汪雨申。他有一个简单而又执着的梦想:让校园成为最美丽的文化源泉。

如果秋叶知道岁月的沉淀,它会年复一年地,看着这个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慢慢成长,岁月砥砺了他的心智,带给他无穷的力量,激励他十二年如一日,将梦想之花开遍整个校园。2001年留校至今,始终在人文学院担任一线辅导员,让汪雨申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他的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开垦交大校园文化、播种交大精神文化、培育交大原创文化的坚定实践者和开拓者。

用“全人教育”理念浇灌“大爱学院”

“汪sir”是学生们对汪雨申的亲切称呼,在学生心中,他不仅是一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一位愿意随时与学生分享喜怒哀乐的兄长。

十二年来,他坚持在学生中播撒人文关怀的温暖,根据每位学生生日所属的季节,每年举行春、夏、秋、冬四次集体生日会。如今,“人人有生日,年年一起过”的传统已经在人文学院持续了十二年。每年4月人文学院的校友返校时,都会把在校读书时的四次生日会挂在嘴边,甜蜜地回忆那段美好而快乐的青春岁月。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奉献”,他坚持24小时手机为学生开机,每天中午与学生共进午餐,每个星期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每个月与特殊学生家长通电话;学生半夜生病,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并为学生垫付医药费;学生成绩下滑,他与他们促膝谈心、找准症结并对症下药;学生家庭困难,他把利用休息时间募捐而得的善款交到学生手中;学生感情受挫,他细心开导、巧妙化解心结。“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是他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一线辅导员,汪雨申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让人文关爱溢满“大爱学院”。

将每一位学子培养成为一流人才,是他毕生的梦想。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每周都坚持到每个班级听课,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方法与心得,并帮助学生把对于课程的意见等信息反馈给专业教师,成为了第一课堂师生间的沟通互动的桥梁。在第二课堂中,他注重从理想信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能体魄等工作中挖掘学生潜质,努力将每个学生塑造成一个堪当大任的“全人”。汪雨申连续三年获得学校“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提名。

他指导开展了多层次贯穿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追求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多形式具有时代特征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各类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及社会考察活动。2011年暑期实践——“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探寻交大变迁历程”,他带领学生团队与校史办合作奔赴西安寻访上世纪中叶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举校西迁的传奇岁月,收集重要史料。短短四年,人文学院曾两次获评上海市 “优秀项目奖”,一次上海市“重点项目奖”,七次校“最佳/最佳项目奖”,他本人三次被评为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他以“团结、友爱、奉献、进步”为宗旨,在学院大力倡导青年学生的志愿精神的养成,带领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愉快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汪雨申同志担任学院志愿者工作站站长,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他创意设计的一套世博会志愿者徽章,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热情收藏。

让原创文化根植于“美丽交大”

十二年来,汪雨申一直在人文学院担任辅导员工作,他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引领价值认同,昂扬价值风貌,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是创建一流的精神动力。他坚持开垦交大校园文化、播种交大精神文化、培育交大原创文化,并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在文化育人的道路上,他默默坚持着,实践着,开拓着。

在他的推动下,人文学院成立了学生“学理论、学党章”小组,坚持用科学理论构筑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他指导学生开展了纪念建国6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端阳五月,与诗共舞”大型人文主题系列活动以及“九歌杯”人文经典知识竞赛,在交通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了一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亮色。

除了日常的辅导员工作之外,汪雨申身兼数职,更多地实践着他的“原创文化”之梦。

十二年来,汪雨申一直担任学生话剧社团“阳光剧社”的指导教师,在他的指导下,这个由学生兴趣自发组建的话剧社团,已经连续三年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五星社团,同时每年排演一部新话剧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并屡获佳绩。虽然阳光剧社的同学们的表演不那么“专业”,但是学生们爱它,它的存在和活动的开展,是交大的校园文化中一抹亮丽的风景线,点亮了交大学生的文艺情怀,培育了青年学子的审美思想。

十二年荏苒,脚步不歇,前进不断,汪雨申一直担任校辩论队的总教练,在他的推动下,上海交通大学思辩学社于2011年4月成立。这是交大第一个涉足辩论领域的专业学生社团。成立时间虽不足一年,汪雨申同志带领全体成员克服困难,争取资源,在校内各单位的通力协作与配合下,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亚太杯”辩论赛亚军、全国环保辩论赛亚军、长三角辩论赛冠军、“名校杯”季军等好成绩,同时还两次代表上海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在全国打响了交大辩论的好名声。

打造德育精品,推动文化育人

2011年12月11日晚,由汪雨申同志担任总导演、创作历时2年的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校园原创音乐话剧《传承》在上海交大菁菁堂成功上演,表达了“90后”大学生对钱学森精神的解读和领悟和传承钱学森“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精神的心声。2012年,在经过了剧本的重新创作和排演之后,汪雨申同志担任制作人的大型原创话剧《钱学森》又隆重上演,剧组40余名演员全部由上海交大“90后”学子担纲,全面展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与传奇人生。时光荏苒,话剧《传承》和《钱学森》已在校演出6场,9000多人次的学生观众观看了演出。无数师生看后潸然落泪,在话剧《钱学森》中,钱老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感动万千学子。大家牢牢记住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立志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虽不是一堂课程,却俨然成为最有效果的上海交大学子的难忘一课。“一部话剧,就是一堂精彩的德育课!”

该剧参加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评比,获得该奖项的最高荣誉“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2013年1月14日,《钱学森》在北京交通大学进行了专场演出,刘延东国务委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副部长杜玉波等到场观看。刘延东国务委员在观看后动情地说:“话剧《钱学森》感人至深,同学们用非常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钱学森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

十二年,弹指一挥,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业已成长为一名校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骨干辅导员;十二年,他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让校园成为最美丽的文化源泉。汪雨申同志,作为校园原创文化和德育精品的耕耘者,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灿烂的德育育人篇章!

获奖情况

2012年,参与《学习纪念钱学森主题教育活动》项目,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2012年,参加第三届校园戏剧节,话剧《钱学森》获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2012年,获评“上海市辅导员年度人物”
2012年,获评“上海市育才奖”
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思政之星” 荣誉称号
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提名;
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入围上海交通大学“最受欢迎教师奖”评选
2009年度、2010年度,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思政教师”荣誉称号
200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晨兴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一等奖(教师岗位)
2009年,获评上海市第十一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
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团干部” 荣誉称号
2008年,获评“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师科研奖”
2008年,获评“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1885 传真:0351-7018214
E-mail:yangongbu@sxu.edu.cn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